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绵延的边境线上,雪山与草甸连成一片,当清晨的风掠过海拔5000米的巡逻点,总能听见铁骑的轰鸣——那是准巴乡“铁骑巡边队”出征的号角。他们骑着摩托车穿越沟壑纵横的无人区,将党旗插在没有界碑的国土上;他们以糌粑为粮、雪水为饮,用车轮丈量忠诚,用初心筑起“流动的钢铁长城”。
帐篷党课飘出信仰芬芳
“让堡垒强起来,才能让边境固起来。”准巴乡党委成立“巡边临时党支部”,将支部建在铁骑上、把党课开在帐篷里。在海拔5000米的巡逻点,党员们围坐在火堆旁学习,跳动的火焰映照着坚定的面庞——宣讲员次仁巴旦用乡音诵读“守边就是守家”的誓言;“组织生活不断线,理论学习不掉队”,这不是口号,而是巡边队员们的日常。
“摩托车就是办公桌,草地就是会议室,我们的组织生活带着青草香!”。老党员罗布的话,道出了边境党建的鲜活实践。
富民产业绽放边境芳华
“让边民富起来,才能让边境稳下来。”近年来,准巴乡党委推动“边民补贴+特色产业”融合发展,奏响“守边”与“致富”的协奏曲。全乡456名边民通过护边员补贴、高山牦牛养殖、林下经济等多元增收渠道,让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升至24730元,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更突破10万元大关。
“口袋鼓了,守家的心更热了!”巡边队员们小心擦拭着“共产党员户”门牌笑道。
铁骑轰鸣激荡红色血脉
“让初心亮起来,才能让界碑立起来。”准巴乡党委深挖红色资源,在边界线上开展“边关诗歌会”、巡边路上组织“马背文化讲堂”、戍边故事会传承“一生只做一件事,我为祖国守边防”的精神。
“摩托车是我们的战马,党旗是我们的战旗。”巡边队员索朗巴旦的铿锵誓言,诠释着“党旗所指,铁骑所向”的信仰力量。
当镜头拉远,鎏金的暮色浸染雪域边境,铁骑的剪影如利剑划破苍穹,那是戍边将士的钢铁意志,在群山之巅铸就移动的界碑;深深的车辙蜿蜒如史诗铭刻大地,那是忠诚与担当的岁月印记,将无声的誓言碾进每一寸国土;而那猎猎作响的党旗,是信仰的火焰在海拔五千米燃烧,以赤红为墨,在湛蓝天幕上书写的永恒宣言。